三、药物局限性 !CY&{LEYn0
Gc,_v3\
-ysn&d\rV
药物更倾向于消除疾病带来的表面症状。常规医学常见药名词,大多数都带“抗、降、镇、退、消”字眼,对抗医学本质就是消除和抑制。针对非常严重的情况,在短期内采取这种治疗,对此我毫无异议。 8|g<X1H{M
>SmV74[s2
,xi({{L*
但如果把这种治疗当做治病的主要手段,持续用药就会产生最令人担心的问题:人体的自愈力下降。几乎所有药物都会导致这样的结果,长此以往,抑制症状的治疗手段没有治好病,反而加重病情。身体不适,最开始疾病是主要原因,可是慢慢的,药物就成了主要原因。 2N [=
)A8v];.]3
LHYLC>J
生了病,需要吃药的时候,当然不能硬扛。但问题是很多人在不需要用药的时候服用药物。睡不着觉就吃点安眠药;脸上长了痘痘,就涂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头有点疼,马上吃止痛药;孩子一发热,马上带他去输液,身体明明好好的,非得吃补药才安心。可能你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你还会理直气壮的说,我是爱惜自己。你当然要爱惜自己,但不是这种爱惜法,因为这种依赖药物,对你的身体没有好处。 _}6q{}jn:c
R9o- `Wz
=H`Q~Xx
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给人们太多的不舒服和恐惧,因此无论病人还是医生,都非常自然地想着要消灭它们。这种消灭只是一种抑制,对身体来说就是该倒的垃圾没有倒出去,最终只会以更猛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0 p uY"[c
3iNkoBCg
LlYTv%I
大部分止痛药的作用是将疼痛部位与大脑相连的神经麻醉或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使大脑失去人体疼痛的信号,其实头痛不是病,而是人体有了病变时向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止痛就是消除信号欺骗大脑的一种做法,使大脑得不到身体病变的信号,而不再有痛感,使人体产生错觉,以为疾病痊愈了,其实疼痛依然存在甚至更严重。 S?0$? w?
~Ci{3j :]
YwDt.6(+,
药物应该是在别无选择情况下的手段。症状已经严重到患者无法忍受,且用药的优点远大于风险,并且就算吃药,也要设下期限。我们吃药的根据是什么?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又是什么?有没有其他方法?如果不吃药会怎样?这个药必须吃多久?能否根治?真能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吗?这些问题都是最基本的,但现实中很多人连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都不知道。这会产生一个怪想象:愈依赖医生,病愈难医好。 K\?]$dK5
!q"cpL'4
au@a8MP
难道只有药物才能治疗疾病吗?人们经常忽略一个事实——人体是有智慧的机体,人体拥有一套比到目前为止人类所总结的医学知识更为完整的、可以应对健康隐患的本能。刮破流血了,即使不做任何处理,几天后伤口也会长好;感冒了,绝大多数即使不吃药,几天后也会痊愈;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身体已经为你挡了很多灾难。在这个过分依赖药物的时代,我们甚至忘记了人类自身的智慧,忘记了自己正在驾驶世界上最精密,最智能的仪器,忘记了我们承载着这个地球的智慧。 r ,(Mu
`ldz`yu6++
P:xT0gtt
人体大部分组织的细胞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成年人体内所有细胞的平均年龄却只有7岁至10岁。 每种细胞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如胃粘膜更新一次的时间大约是5天左右,人的表皮细胞每两周就要更换一次,血细胞的寿命不会超过120天,成年人的肝脏细胞每300至500天就要死亡。人体内其它组织的细胞寿命会长些,但都不是一生不变的。肋骨部肌肉细胞的寿命为15.1岁;大部分肠细胞为15.9岁;即使看似最“可靠”的人骨也会通过细胞更新,让你每10年左右就会拥有一副新骨头。只有少数的细胞伴随人的一生,它们是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眼部的内晶状体细胞和心脏处的肌肉细胞。 V!/:53
:#t*K6dz
zTm]AG|0
四、现代医学局限性 /n,a?Ft^N)
gE7L L=x
环顾四周的亲朋好友,好像每个人都有病。年纪稍微大点的,有些是高血压、有些是糖尿病、有些是脂肪肝、有些是内分泌紊乱等等。年纪稍微小点的,有些是亚健康、有些是失眠、有些是妇科炎症等等。好像大多数的人都难免被扣上这些健康问题的帽子,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帽子可能不太相同。一旦被扣上这些帽子,我们日后的生活也许便意味着终身服药,即使活得小心翼翼也无法摆脱病情恶化的命运、晚年生活的痛苦……生活在失去希望中备受煎熬。但是没有人愿意一直过这样的生活,所以不断地求医问药,希望遇到一个神医来解救自己;不断地打听各种补品,希望比较幸运得到一个秘方使自己康复。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好像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zk
qvsQ&
A*yi"{FLi
!nf-}ze{
以医院治疗高血压为例。我们在分析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时便会看到更多的无奈。高血压病因没有被真正找到,所有的治疗方案都围绕着降压来进行,方案里面根本看不到有要清除因高血压造成的伤害的措施,更加看不到如何来修复这些受损的部位。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期望这样的治疗方案能够将高血压治好?难道把血压降下来就是康复吗?生理指标的控制并不意味着疾病的治愈。很多高血压的病人,虽然在服药时可以使血压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有些感到头晕、有些食欲下降、有些记忆力下降、有些出现了心脏病、有些肾脏开始受到影响,表面上血压好像恢复了正常,其实身体却隐含着更大的危机。这样,高血压的病人必须不断的吃着各种各样的降压药,一方面为了防止血压再次升高,另一方面又担心并发症的随时发生,无法摆脱终身服药的厄运。 zw@'vncc
t*S."
q
mEAXM1J|
很多疾病也像高血压一样被扣上了终身服药、终身不愈的帽子,或变成了疑难杂症。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是身体没有康复的能力,相反地,身体具有我们无法想象的自愈能力,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身体可以自我康复。 8At<Wic
qSU|=
X` YwP/D
问题出在哪里?传统医学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过于强调控制症状与压制疾病,而我们的病人也为了追求速效而迷失了方向。医院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病人各项医学指标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但是,指标恢复正常不代表疾病对身体产生的危害解除,也不意味着身体受损部位得到了修复。那么这种医疗指标的控制、症状的控制,就是一种表面现象,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 :l u5Uu~
Lxl_"kG
2f:^S/.A
每个具有扎实医学背景的人都知道,疾病的症状并不是真正的疾病,但至今医生们去把症状当成疾病来治疗。病人却会因为症状的控制,以为疾病已经治好了而变得掉以轻心,这就是在治愈的表象掩盖下,疾病得到喘息的机会,并让它侍机反扑。 o*S"KX$
(R}ii}&
@mQ:7-,~
五、为自己负责 6;b9swmh
I/J7rkf
wIvo"|%
医疗的目的并不是纠正人体的错误、中止病痛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应有的功能。有经验的医生通常不会给感冒患者开药打针,而是叮嘱病人多喝水,多休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促进机体恢复,感冒也就不治自愈了。现代医学已发现,在人体康复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其实是修复工作的一部分。 r7mD{0s*
3R$Z[D-
cntco@
人体有不可思议的自愈力,没有任何一个名医可以与机体的自愈力相媲美。自愈力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它才能如日中天,放出异彩,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孱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环境的改变是复杂的,也许我们控制不了生存的外部环境,却可以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 b{7E;KyY,
0#p/A^\#7M
)7c b6jCU
2500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教诲“首先不要造成任何伤害,其次要尊重自然的康复力量。” 采用非暴力治疗手段,不要抑制疾病,而是鼓励病人把身体内的康复潜力调动起来。 .?W5{U
[U{UW4
rRFAD{5)
自愈康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虽然治疗来自外部,但是康复来自内部,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我们天生拥有康复的源泉。人体各个层面的生物组织,从DNA开始,都具有自我诊断,修复和再生能力。我们可能对一些疾病自愈好转惊叹不已,对修复伤口一类更常见的康复系统活动却很少关注,不治而愈是个普通现象,并非奇闻异事。 5g5'@vMN
aoW6U{\
dFXc/VH')
必须改变传统的健康与疾病观念。健康不能只靠吃药来维持,病人本身必须主动积极,才能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才能将疾病连根拔起。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也唯有自己,才能真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SX0_v_%M
JCniN";r[
1OaXo!
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不是你正站在那里,而是你正朝什么方向移动。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改写命运,不是一个结果,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不光靠运气,更是看选择。 afG{lWE)
9)dfL?x8V{
pW\'ZRj
ib6^x:HGU
[5d2D,)